admin 發表於 2020-2-11 20:34:34

台湾公司为何会把警告一次写成乙次?历史教训太深刻!

某某单元某或人,未按功课引导书功课,上级指出后,不认可毛病,且顶嘴、唾骂上司,立场极其卑劣,根据公司《规章轨制》,记大过乙次。

看到这段话,你会不会感觉最后一句,我打错了字呢?

还真没有。

在台湾公司混了七八年,通知布告栏呈现得至多的,就是这治療脫髮,个乙次了。

告诫乙次,褒奖乙次,小过乙次,大功乙次……

(告诫 图片来历收集,感激原作者,如有侵权,请接洽删除)

乙次是几回?

实在就是一次。

你要问,台湾老板是否是特装啊,明明是一次,为什么要写成乙次呢?

这内里的事理,又深邃,又简略。

说其简略,是由于这是为了避免一字被窜改成十字、千字。

没有打印机的期间,都是手写啊。若是有人成心把或人档案里的记告诫一次改成为了十次,那还患了?不是会害惨一小我吗?虽然一张单上计十次,有些不符情理,要将其改正,却又花掉无数人力物力,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贫苦。

说其深邃,因这个防伪法子,乃是汗青上不少深入教训以后才总结出来的。

听说,1930年华夏大战时,冯玉祥与阎锡山的部队,约幸亏河南沁阳会师。是以地挨近山西,对阎锡山来说,是个可进可退的地址。然冯玉祥的一个作战顾日劇dvd專賣店,问,却把沁阳,写成为了泌阳。巧的是,河南就有个泌阳,地近湖北,与沁阳的直线间隔,有250千米。弯弯绕绕一下,就更远了。有人感觉咱们跑那去做甚么?却没人公然指出迷惑,究竟结果,甲士以从命为本分,上头有上头的筹算,咱们怎样能窥得天机呢?成果,两支军队各去一处,会师无望,打了败仗。

(战役年月 图片来历收集,感激原作者,如有侵权,请接洽删除)

再远点,清代,康熙年间,九子夺嫡。宫庭内斗,却传出无数动静到了紫禁城外。各类添枝接叶,小道蜚语,遍天各处。此中之一,就是康熙圣旨“传位十四阿哥“,被人改成为了“包車旅遊,传位于四阿哥”,十字加一横,加一提,就酿成了十四。固然,此事已被证伪,由于“于”字的繁体“於”,两字不同可大了去了。

但这个不靠谱的事例却阐明,在其它环境下,如有心人士要将十字改为“于”“千”之类,是很轻易的。

更远的,明代朱元璋洪武年间的“朱桓案”,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勾搭外官,盗卖官粮。事泄以后,连累甚广,杀人上万。但朱元璋晓得啊,官员的私心是斩不尽的,为了最大限度杜绝他们以做假账来风险国度、公众,听说,从此明代帐本一二三四……的写法,酿成了壹贰叁肆……从技能上,把作假的可能性低落。

(肃贪的朱元璋 图片来历收集,感激原作者,如有侵权,请接洽删除)

无论这是不是真是朱元璋发现的,然不能不说,这是一个比杀人更好的思惟方法——用轨制堵住缝隙。

以上几个例子,都是增减一笔而差之千里。用乙取代一也就显得费尽苦心。虽然如今通知布告都是打印,不大可能将一用笔酿成十,但传统,仍是保留下来了。

只不外,台湾公司的员工们,固然晓得一乙通用,却几无人迷惑,为什么一要酿成乙——大师都习气了接管,而再也不动脑子了。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台湾公司为何会把警告一次写成乙次?历史教训太深刻!